周碧华:马云的同龄人为何都头顶马桶盖?
2020-10-12 07:55:55
  • 0
  • 0
  • 1
  • 0

马云的同龄人为何都头顶马桶盖?

 

周碧华:马云的同龄人为何都头顶马桶盖?

 

偶尔在网上看到少年马云的图片,便忍俊不禁,仿佛就看到了自己的少年时代。

少年马云的发型,俗称“马桶盖”,我们那个年代的男孩,基本上就这样子,或者是光头。

那个年代,正是国家三年自然灾害之后,中国人的肚子里刚刚填进了些食物,便大量造人。所以,我同时代的人数以亿计,以乡村而论,每家平均五六个孩子,有的家庭七八个,城里每个家庭平均生了多少,我不知道,因为那时城里于我来说十分遥远,即使是县城。

乡下人重男轻女思想严重,以生男孩为荣。我们村的一个铁匠,妻子一连生了五个女孩,第六胎怀上时,铁匠威胁妻子说,如果你再不生个带把的,老子就休了你。他的女人诚惶诚恐地看着肚子一天天大了起来,谢天谢地,第六胎终于是个男孩。

乡下的孩子生下来后自然生长,能活则活,死了就死了。我们那里是洞庭水乡,屋前屋后都是池塘,淹死孩子是常事,每次听到哪家传来女人的哭嚎声,便知一定又是淹死孩子了。哭嚎声一会儿就停了,父母用破竹席裹了孩子,在屋后挖个坑就埋了,然后又继续干农活去了。那时是出集体工,生产队长的哨声一响,大家就像听到了出征的号令,毫不迟疑地走向田野。

我们村里,我的同龄人不知淹死了多少,有次课间休息,我们十来个男孩跑到河边,跳下去游泳,听到上课的铃声响了,便又急忙忙跳上岸跑回教室。到了教室里,我才发现我的同桌万超贵还没到,十多分钟后,老师才感觉不妙,跑到河边,他跳下去捞了许久,捞上了万超贵单薄的身体。万超贵的母亲闻讯后,哭天抢地,抱着孩子的遗体回家了。那个时代的人,从不找政府的麻烦,死了就死了,一句话,命贱。

命贱,好养,似乎生命的逝去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乡下的孩子穿着能遮体的衣服,野天野地里撒欢,似乎从来不知什么叫忧愁和苦难,当然也不知道明天与未来。

父母们与田地与农活拧在一起,朝出晚归,孩子多的家庭,疲惫的父母甚至有时弄不清还有哪个孩子没归来,早早地睡去,次日又早早下地干活。纵然每个人都那么勤劳,可田地里的产出依然无法达到丰衣足食。

周碧华:马云的同龄人为何都头顶马桶盖?
(图左为作者)

既然无法丰衣足食,人们的生活还有什么可讲究的呢?譬如理发,我们村(那时叫大队)只有一个剃头匠,他不用干农活,给全村人理发就是他的工作,凭此拿基本工分。他根本就忙不过来,在路上若是遇到我们男孩,揪住一个,三下五除二,便理了一个头,算是完成了一件工作任务。

我现在瞧着马云的发型和我的发型,终于明白了“马桶盖”是如何形成的。村里的剃头匠每次揪住我时,用他粗壮的五根手指罩在我的头顶,以五指为轴,将周边长一点的头发削去,于是就形成了圆圈形,像一只马桶盖盖在头顶。

中国很辽阔,剃头匠不是统一培训出来的,但马云的同龄男孩基本上是一种发型,只有一种解释:活着就不错了,发型算什么!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