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碧华:拯救桃花源
2018-03-30 07:58:22
  • 0
  • 0
  • 0
  • 0

拯救桃花源

 周碧华:拯救桃花源


上午从《常德日报》上读到一则消息,消息称,在2018中国常德桃花源桃花节上,国内一批文旅投企业与桃花源景区就深挖农耕文明价值与品牌价值达成协议,获悉这一消息,我十分欣慰,桃花源的发展终于朝着正确的方向迈进了。

回首桃花源近30年的发展之路,完全可以用《桃花源记》中的几句话来概括:

极狭——仿佛若有光——豁然开朗

上世纪90年代初,由于时代的局限性,行政命令式的大开发,许多单位受命突击建一座宾馆,然后每年“桃花节”时,请一批明星前来助阵,数百人免费吃住之后,少数企业家签下意向性协议,然后嘴一抹走人,桃花源热闹3天之后复归于平静乃至冷寂。粗略算一下,那些年的桃花节上签下的投资意向涉及金额有数百亿,但有几亿项目落地呢?也难怪,那时不是真正的发展旅游的思维,而是简单地“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套路。

常德市政府终于觉得桃花源拿在手上是一个负担了,便扔给桃源县,桃源县政府接手桃花源的管理与开发,如同接下烫手的山芋,丢又丢不得,捧着又难受。那些年里只不过为安置干部有了一个合理的去处,但最终人都难以养活。

于是,桃花源又收归常德市政府管理,2013年前后,一个响亮的口号提出来:三年磨一剑,不负桃花源。国人的文化心理总是对“闭关修炼”寄予了很高的期待,总认为修炼之后一定会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结果,去年底桃花源景区重开之后,舆论哗然,在一片哗然声中,我只能保持沉默,并黯然神伤。

客观地说,闭关三年之后,目前的境况是作为现代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夯实了物质基础,完善了基础设施。

但不要忘了,既然桃花源是“全球华人心灵的故乡”,就应该在“魂”上面做文章。

这就需要首先读懂《桃花源记》,若没有读懂此文而进行旅游开发,则全属瞎折腾,且是对桃花源文化的一种破坏性行为,无可修复。

读懂了《桃花源记》,旅游开发者就应该这样追问:天下之大,人们为何千里迢迢要来桃花源?

很显然,处于工业文明和信息时代的人们,由于为了生存而在激烈的竞争中感到疲惫,他们需要一处安放灵魂的地方,让身心放松,继而领悟人生。

那么,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正是为现代的人们设计的归属之地,此处是与繁华都市或尘世间“迥然不同”的天地——

1、当你饱受雾霾和噪音之苦时,这里空气含香、溪水沁甜,是生态优良环境优美的地方: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当你厌恶尔虞我诈的世态时,这里民风淳朴,是人情温暖的地方:便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3、当你吃着速生食品甚至有毒食品时,这里是农耕文明时代的活化石: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

因此,桃花源景区提供给人们的应该是慢生活、洁净的食物、轻松的享受。进入桃花源景区,人们要有一种回归之感,时光倒流之感。

据说,景区现已撤除所有摄像头,这就对了,世外桃源如果给人不安宁之感,还是桃花源么?建议在山山岭岭竹林掩映中修建上百栋简易民宿,200元一晚,游人可自行取备好的纯绿色食材做饭,住上一晚,感受春听蛙鼓、夏听虫鸣、秋听落叶坠地、冬听雪压竹枝的静谧……那种2000元一晚的“民宿”不要再盲目修建了,那是“贵宿”。

许多具体细节就不在此赘述了,据说景区聘请了8个国内顶尖的文旅专家当顾问,希望他们是真正的“良医”,而不是江湖术士。

最后就宣传与推介的事儿再唠叨下:

1、切忌让“桃花源古镇”的宣传盖过景区的宣传,正确的定位是“桃花源古镇”只是景区的附属景点,或重要景点之一,“桃花源古镇”的宣传若比景区本身宣传更强势,则有喧宾夺主之嫌;

2、继续保持定力与文化自信,勿与外地争所谓“桃花源归属”,那些争论违背了陶渊明的创作初衷,且仅仅从地貌的相似性去打口水仗是一种可笑的行为。天下谁人都可打“桃花源牌”,就看谁有能耐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常德人占有心理优势,真得感谢宋朝转运使张咏,不是他就没有桃源县这个县名,至于《桃花源记》中提到的“武陵”,也比现在常德范围要大得多。因此,当常德的桃花源占有丰富的历史遗存之后,只埋头建设与发展就是,谁见过“原配”与小三争位置呢?只有小三吵吵嚷嚷要名份的。

3、建新景点切忌弃旧的或轻视旧的景点,那些古碑、那些踩得光滑了的石阶……都是宝呀,据说又在花8万元征对联,当炒作的噱头可以,但谁的对联还有“红树青山斜阳古道,桃花流水福地洞天”这副老对联有价值呢?

结语:

1、常德没有任何工业品牌的价值比“桃花源”的品牌价值大,它是无价的,我们对老祖宗留下的丰厚的文化遗产要备加珍惜、谨慎开发;

2、与农业、田园、康养挂钩,桃花源的旅游才能形成产业链,才有生命力,才可以告别依赖门票求发展的低端路线。

 

 


 

附拙作《秦人古洞》

 周碧华:拯救桃花源

人们提及桃花源,眼前便是漫山遍野的灼灼桃花,直把一瓣瓣桃花当作了桃花源的符号。

其实这是一个天大的误会,我们手持一瓣桃花,很容易被其色相所迷惑,从而失却寻找桃花源的正确路径。桃花如同美人,命比纸薄,每年三月底四月初,她们如期绽放,很夸张地笑着,知道消费春光的日子很短暂。一阵春雨,或一阵寒风,遍地落红,那场景告诉你什么叫凄艳。

短命的桃花随雨打风吹去,空留下一片片桃林,一年四季里,那些其貌不扬的桃林怎么也难称风景。于是,很多人印象里的桃花源只属于春天,在桃花盛开之后的日子里,人们便淡忘了桃花源——原来,我们跟着桃花行走,弄丢了桃花源。

寻找真正的桃花源,我们必须穿越秦人古洞。

我永远也无法忘记第一次穿越秦人古洞时的感觉。那是上世纪80年代初,桃花源风景区尚未开发,就像遗弃的妇人,牌坊彩漆剥落,景区杂草丛生。沿着布满青苔的石径前行,空气中似乎含有古代文人的墨香。我知道,我踏过的石阶,王维踏过,袁宏道也踩过,山坡上密集的草木记录了一个个朝代的身影。山中满是溪水的奔跑声和鸟语,那时的桃花源是生动的,神秘的,古意盎然的。

向导告诉我,要穿越秦人古洞了。我和我的朋友们便激动起来,啊,马上要看到世外桃源了!后来我才知道,其实我们可以一直沿着石阶往前走,但在当时,我们的心中只存有一个念想,那就是穿越秦人古洞,我们深信,穿越之后,那便是另一个世界,那里有良田美池桑竹,那里有怡然自乐的秦人。顺着向导手指的方向,只见秦人古洞洞口不及人高,被藤蔓掩映着,洞口边的石壁上刻着几个苍黯的字,刘禹锡说“洞门苍黑烟雾生”,看来很写实。洞口下是一汪绿得发暗的深潭,我们向洞口靠近时,还有湿漉漉的铁链保护着。这更加让人相信,这是一个古洞,这是秦人当年侥幸躲避乱世的通道。

我们低头弯腰进入黑暗的洞内时,兴奋、紧张、向往,各种复杂的情绪一齐涌上心头。我们不知这洞有多长,前面是否有危险存在,只能互相提醒着,以手触着前面一个人的身体摸索前行。本来是夏天,洞内却寒气逼人,那股特殊的气味,我疑心是秦人的衣袂残留下来的。这个时候战胜恐惧的唯一办法,就是想像即将呈现出的世外桃源美景,虽然秦人早已作古,但他们留下的村庄是什么样?他们使用过的犁铧还依然闪亮么?就在大家的心悬着的时候,前面突然出现亮色,向导说,快到洞口了。我们一阵欢呼,不由得联想起“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的句子来。等到钻出洞口,确有“豁然开朗”之感,虽不见屋舍俨然,但恍若隔世,要不是20世纪的阳光透过树隙照射到千丘田刚割的稻茬上,我们还真以为能遇到黄发垂髫的秦人,甚至被他们热情地“便要还家”,吃桃源鸡,喝桃源米酒。

遗憾的是,那种感觉永远地停留在那一天那一刻了。景区后来开发时,新拓了一个洞,游人可以昂首挺胸地行走,没有了那种神秘感,没有了那种古意,人们省略了想像与期盼,当然也就无法收获经历过黑暗忽逢光明的喜悦。

其实,桃花源的精髓便是秦人古洞,而不是易凋的桃花。一个秦人古洞,隔开两个世界,洞外是喧嚣的红尘,穿越古洞后是世外桃源,那里民风淳朴,没有地沟油,没有摇滚乐,那里是“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的理想社会。陶渊明呕心沥血地创作《桃花源记》,并没有教导我们如何种植桃花,而是指引我们如何寻找。而这个寻找的过程,必须完成穿越,没有穿越,就没有发现。

秦人古洞便是我们抵达那个“理想社会”的唯一路径,任谁堆砌再多的时尚景点,也无法拯救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了。我们必须回到旧的秦人古洞前,虔诚地弯下腰去。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