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碧华:王跃文为何又火了一把
2020-03-05 08:21:00
  • 0
  • 0
  • 1
  • 0

众所周知,王跃文先生是著名小说家,当年以长篇小说《国画》横空出世,前几年又以长篇小说《大清相国》在中国文坛掀起狂澜。他的作品无论是官员还是平民,总能找到共鸣点。

最近,他又不小心火了一把,不过这次不是凭借长篇小说,而是一首诗歌——

《假如我还能活下去》——写在新冠状病毒肆虐的寒夜

假如我还能活下去/我要加倍爱我所爱的人/我不会再敷衍我不爱的所有/我不饲养宠物/我没有权力主宰任何一个生命/我会有更多敬畏/却不对神焚香膜拜/假如我还能活下去/我的餐桌上会更简单/我的嘴只用来吃朴素的米饭/喝清洁的水/亲吻我的爱人/我的嘴只用来讲真实的话/假话留给讲假话的人/假如我还能活下去/我愿我的大脑如混沌初开/耳朵听到的就是听到的样子/眼睛看见的就是看见的样子/嘴巴说出的就是说出的样子/我知道,假如我还能活下去/这是因为我有了口罩/我不想把口罩比拟成任何意象/口罩就是口罩/此时此刻/任何抒情都不恰当/我能想到的恩人/是种棉花的农民/织纱布、制口罩的工人/送口罩到家门口的快递小哥/是那些也正戴着口罩/穿着防护服/站在病床前不眠不休/与死神搏斗的人

 

假如阻击新冠肺炎战役中发生了很多新闻事件,那么,王跃文先生写诗算得上是中国文坛一大新闻,因为他从没写过诗。而就是这首处/女/作,一经发布,立即引起强烈反响,《人民日报》海外版隆重推出,中国第一部抗疫诗集收录,他的微博上的阅读量达200多万人次,还被很多人朗诵并制作成音频。

王跃文先生虽然无意与诗歌爱好者争一席之地,完全是因为宅在家中后有感而发,但就是这个不为诗名的人,他的诗歌打动了无数的读者,一不小心让诗坛颤抖了一下。

不是诗人的王跃文,他创作的这首诗为何深受读者喜爱?

吾以为,这首诗每个字都透着真,每一行都流淌得自然。

他借疫情来袭,以如何对待日常生活以及如何对待社会种种,表达他对生命意义的叩问,是对真实而朴素的生命状态的的渴望,是对一切奉献者的感恩。这个平时有些含蓄甚至有些羞涩的男人,在这首诗中毫不遮掩,坦坦荡荡,让我小吃了一惊。

唐朝诗人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谈到“自然”时说:俯拾即是,不取诸邻。诸道适往,著手成春。如逢花开,如瞻岁新。真与不夺,强得易贫。幽人空山,过水采萍。薄言情悟,悠悠天钧。

假如违背了自然这个道理,矫情造作,故求深奥,即便能勉强成篇,也往往质木无味,毫无生命力。王跃文先生这首诗便有“池塘生春草”(谢灵运诗句)般的自然。当下,有的诗歌要么故作高深诘屈聱牙,要么狂吐口水味同嚼蜡,王跃文先生直抒胸臆,让读者有久违春天而与春天重逢的感觉。

人们常常纠结于诗歌究竟要表达什么,其实,诗对于世界的责任不是它对生活的复述,而是通过抒写心灵的方式实现对于人生经验的领悟。这首《假如我还能活下去》,恰是王跃文先生人到中年遇到社会大事件后的彻悟,且这种彻悟,引起了天下人的共鸣,如朴素的生活、学会爱人、懂得感恩、讲真话……

王跃文先生这首诗引起强烈反响,也是普罗大众对纯文学的一次拥抱,大众远离纯文学特别是诗歌久矣,不是大众不需要文学,而是弄文学的人抛弃了大众只顾对着镜子作揖。

关于在大灾难面前作家应有的态度,他说:       

 大疫当前,文学能起的作用主要是尽力凝聚起生活中的光亮和温暖,让人们能够面对疫情,鼓起勇气去战斗。现在去反思未免过早,死神的脚步不会因为你在思考而放缓,抢救生命刻不容缓。但是,身处灾难中的作家在事过之后,要歌颂,要作证,要思考,要反省,要忏悔。人类是在汲取教训中不断进步的。遭遇此难,我们的思与行都要回归原点,多想想对不对,再看看行不行。总之,三思而后行。

作者与王跃文(右)先生合影

这就是一个真正对社会负责任的作家,讲理性,抒真情,人们岂有不喜爱之理?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